河南夫妻上海卖拉面挣出3套房 具体是怎么回事?

本站整理 2022-01-10 14:31

  河南夫妻上海卖拉面挣出3套房,具体是什么情况?这么赚钱的吗?不过,也有疑惑:上海不限购吗?既然是河南夫妻,说明不是上海户籍,难道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买房子?

河南夫妻上海卖拉面挣出3套房

  近日,一则题为《一碗热面慰平生!河南夫妻上海卖拉面挣出3套房》的新闻在网上着实火了一把。

  单看标题,相信不少人都会大吃一惊:三套房啊,那得值多少钱?开个小餐馆,利润高到这种程度?太厉害了,也太励志了!

  不过,也有疑惑:上海不限购吗?既然是河南夫妻,说明不是上海户籍,难道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买房子?

  仔细看新闻,才发现,事情并非这么回事儿——

  河南夫妻付高判和代金金,2009年到上海开起拉面店。七八十平米的店铺,十几张桌子,经过口味改良的河南拉面,渐渐改变了上海人的早餐习惯,温暖着他们的胃和心。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夫妻俩在县城买了房,在村里也盖起了两套新房,上海也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嗨,原来如此。

  所谓“三套房”,指的是老家县城一套房、村里自己盖了两套房,跟上海房产没一点关系。单从房子的价值来说,这三套房子加起来的总价,不知道在上海能买几平方“老破小”。

  这倒并非看不起这对夫妻,毕竟上海的房价不是谁都买得起的,而是觉得新闻的标题尽管算不上“标题党”,却也有几分不清不楚。将三套房误以为是上海房子的人,并非个别,看看新闻下网友的评论就知道了。

  这对河南农村的夫妻,确实很励志。

  农村人,千里迢迢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发展,当中经历的艰难困苦和酸甜苦辣,可想而知。但他们硬是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了下来,站稳了脚跟。

  可以说,尽管三套房不是上海的房子,在农村,这份家业也相当可观了。这对夫妻当然是幸运的,他们通过劳动改变了命运,小日子超过了大多数农村人。

  可在赞扬他们励志、为他们感到高兴的同时,却还是突然隐隐生出几分同情——他们在上海辛辛苦苦打拼了十几年,历尽了千辛万苦,却依然没有真正融入大城市。他们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只能回乡置业,虽然亦属“衣锦还乡”,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而这种无奈,发生在无数在城市里打拼的农村人身上。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有极其特殊的际遇,他们这辈子想要拥有上海的房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拥有上海户籍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他们不是李佳琦,没那么多钱,也算不上“特殊人才”。他们只是普通劳动者,他们最终的归宿也已然基本注定,那就是等到哪一天干不动了,就回到农村,回到自己盖的房子里,在对大城市的怀念和回忆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尽管他们也在城市里辛勤劳作,也为城市的繁荣昌盛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甚至付出得比本地人更多,但大城市的福利,他们享受不到,至少不可能跟真正的上海人享受同等待遇。

  而他们的后代,也很难获得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跟城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上升通道。如果不能在更艰辛的落后地区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那么“农二代”还将是“农二代”,他们的未来,要么子承父业,继续以“外地人”的身份,在城市的夹缝里求生存;要么,就“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农村才是他们永恒的家。这难道不值得同情吗?

  河南这对夫妻,算是在大城市里创业成功了,大小算是老板。他们尚且如此,那些没有自己的事业,只能在工地打工的农村人,又会是什么情况?

  唉,如果“三套房”真的是上海的房子该多好!让乡村和城市不再有鸿沟,让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同等的福利待遇和发展机会,以努力论英雄,而不是以出身决定命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方向。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