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南和河南安阳现奥密克戎特点有哪些?疫情源头在哪儿?

本站整理 2022-01-11 09:22

  天津津南和河南安阳现奥密克戎特点有哪些?疫情源头在哪儿?2022年1月8日凌晨,天津发生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本土疫情,两天多时间,确诊病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本轮天津疫情是截至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国内引发本土感染病例最多的一起

天津奥密克戎毒株最新消息

  2022年1月8日凌晨,天津发生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本土疫情,两天多时间,确诊病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本轮天津疫情是截至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国内引发本土感染病例最多的一起,也是我国首次正面迎战奥密克戎。眼下对于天津这座有着1400万超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正面临着一场大考,如何看待天津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这次疫情的特别之处都在哪里?奥密克戎本土疫情,天津如何应对?

  天津,抗疫进行时

  截至2022年1月10日18时,本轮疫情天津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其他新增初筛阳性感染者待临床专家组进一步核验后进行通报。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天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截至1月10日15时,全市采样9624938人,完成检测3427807人,除报告的阳性感染者外,其他均为阴性。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

  天津疫情流调排查有何进展?疫情源头在哪儿?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①发现了一些风险点和风险场所,针对这些风险点和风险场所的高风险人群进行了社区清空,为接下来进一步深化社会面的“清零”打下了良好基础。②通过现场的走访和调查,溯源工作也找到了一些线索,有了进一步推进。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天津一直在对这两方面同步进行溯源。①虽然从现在的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看,并没有找到与从天津入境的病例毒株序列存在同源性,但还不能完全排除直接从境外传入天津的可能性,毕竟病毒的传播方式不单纯是通过人,还可能通过物、环境,所以现在也在排查直接从境外传播到天津的可能性。②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是通过入境的病例,通过其它地方再传播到天津?这方面我们也在同步追查。目前已经找到了一些线索,正沿着这些线索进一步深挖和细挖。

  天津为何要做全员核酸?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按照以往的毒株代际传播来看,一个代际关系(需要)5至7天,传播三代需要15至21天,这说明病毒已经在天津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8日晚上通过病毒测序得知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它的特点不单纯是隐匿性强,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国外数据显示,代际传播天数可以缩短到2至3天,同时由于这次疫情源头非常不清晰,没有办法很快锁定传染源,所以我们必须要跑在病毒前,必须摸清疫情传播的范围。于是,1月9日,天津决定启动全市的全员核酸筛查。

  如何看待天津48小时全城大筛的现有结果?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全市采样960多万人,出结果的(有)340多万人,占到了三分之一,虽然没有看到津南区以外的地区出现散发感染情况,但随着检测结果进一步完成,也许还存在着病毒或者说阳性感染者出现在津南区以外的地方,因此看到这样的数据,还不能为时尚早地盲目乐观。

  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坚决筑牢首都疫情防控“护城河”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流调过程中,我们高度关注可能溢出到天津之外的一些密切感染者和高风险人群,涉及北京的防控安全,我们(也)格外关注。如何发现确实有漫出风险,我们会立即跟北京方面进行第一时间的电话信息推送;同时,相关信息也会通过传真等其它方式推送。另外,我们还跟北京疾控中心建立了及时互动机制。包括早上起来,北京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和我进行的电话沟通,也是为了确保北京冬奥会能够平稳顺利地召开。天津为了防止疫情外溢,在第一天,就第一时间把津南区辛庄镇和咸水沽镇列为管控区,现在又提级至封控管理。防止外溢,特别是外溢到北京方面,我们采取了很严格的措施。

  迎战奥密克戎,防控措施必须要更“早”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正面直接面对奥密克戎,我们发现它传播速度确实相当快。发现时,24小时内查出20名感染者,而且已经非常隐匿地传播了三代。所以应对奥密克戎毒株,和以前应对德尔塔毒株采取的措施虽然是一样,但是要更体现一个要“早”字。很多方面的措施动作必须要早实施,比如说采取封控、管控,限制人员流动性,防止外溢都必须在早期开展。另外,还要进行全员筛查,这个筛查也是不单纯地理解为非要进行全市或者是全区的全员筛查,而是对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全员筛查,是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要采取的。

  迎战奥密克戎,防控措施必须要更“快”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我们经常说必须要跑在病毒前面,在应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过程当中,这个“快”更加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是在8日发现疫情,9日早上7点启动全市全员筛查,这就体现一个快。流调要快,排查密接也要快,隔离转运也要快。比如跟确诊病例同楼栋居住的居民,也许他们根本不认识,也许在生活中没有任何接触,这个时候再去挨门逐户排查是不是跟病例有过交集就慢了,就晚了。所以既然判定有风险,我们就不要再去深究它是不是真的有风险,就要第一时间把这个居住在同楼栋里的人转运出去进行集中隔离。

  迎战奥密克戎,防控措施必须要更“严”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以前我们强调防控要严。严管、严防、严控,足不出户就必须要严。过去在这个过程当中,还会允许有一个磨合期,但是在这次应对奥密克戎的时候,我们的“严”字要从一而终,一开始就要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既然是居家隔离,第一时间就要上门磁,绝对不能走出家门。所以这个早、快、严,虽然是跟应对德尔塔的时候是一样,但是里面的内涵确实是又有区别。

  奥密克戎病毒的隐蔽性给流调和管控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张颖:奥密克戎病毒的隐匿性,患者多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感染;特别是安阳出现的病例,直到现在患者没有出现过任何异常症状。同时我们也看到,天津发现的阳性感染者,症状大都也非常轻,有的甚至就没有症状。所以我们在查找源头时,也许源头已经感染过了或者是病都已经好了。所以如果一旦漏掉了密接,有可能再发现时,密接变成感染者之后,已经在社区里面又开始了一代或两代的传播。因此对于奥密克戎毒株,无论是从溯源方面,还是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管控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和挑战。

  据悉,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和隐匿性更强。天津此次疫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呈现出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穿透力强的特点。专家表示,常态化防控措施对于防范奥密克戎变异株依旧是最有效的。每个人要及时接种疫苗,必要时要打加强针。

  天津、安阳出现奥密克戎感染者

  天津市津南区9日晚报告新增20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至此,天津此轮疫情已检测出新冠阳性感染者至少4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小学生。从天津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此轮疫情中的奥密克戎毒株来源尚不清楚,与天津市去年12月发现的境外输入奥密克戎病例“不能确认为同一传播链”。

  1月9日凌晨1时许,天津召开市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会议指出,此次疫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呈现出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穿透力强的特点。针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另外,1月10日,河南省安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紧急提醒:安阳市2例本土病例与天津市津南区现有本地疫情属同一传播链。

  1月8日,安阳市在主动检测人群中筛查发现2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个案。1月9日经河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显示2例本土病例感染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分支,经分析比对,与天津市津南区现有本地疫情属同一传播链。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结果,基本锁定安阳市本次疫情的感染来源为2021年12月28日从天津市津南区返回安阳市汤阴县的1名在校大学生。

  如何应对首次出现本地传播的变异株?

  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天津疫情是奥密克戎变异株首次在我国本土发生社区传播,确实传染性很强,但症状并不明显,隐匿性也强,更容易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

  张伯礼表示新冠病毒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传染性增强,但海外多个临床观察研究显示,其毒性反而有减弱趋势,表现为无症状者多、肺的损伤较轻、重症患者较少等。“我们正在密切观察和总结天津疫情这方面情况”。

  1月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传播系数的数据来看,奥密克戎在南非的传播系数是2.55,不及原始毒株在全球平均系数2.79,也不及德尔塔毒株传播系数5.08,“所以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天津此次疫情。”

  吴尊友呼吁大家,防范奥密克戎要特别注意这两点:“一是由于奥密克戎症状较轻,发现更难,更易传播,对于病人个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群体防范来说难度更大,是一大挑战,这一点在以前的新闻报道或者讨论方面被忽略了。第二点就是奥密克戎使得疫苗效果折扣比其他的变异毒株更大,所以特别需要打加强针。”

  吴尊友表示,常态化防控措施对于防范奥密克戎依旧是最有效的,他列举了11条举措,其中4条是每个老百姓都应该做的: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手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有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当有发热等症状的时候,在明确诊断前,不能再去参加聚会、旅行等有可能造成传播的行为;每个人要及时接种疫苗,必要时要打加强针。

  张伯礼表示,从天津目前疫情排查情况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有明显低龄化趋势。”他提醒,青少年儿童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主动就医意识不高,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应高度关注。

  奥密克戎已成部分国家主要流行毒株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1月26日将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并以希腊字母“奥密克戎”(Ο)命名。

  奥密克戎毒株最初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携有大量基因突变,仅在其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变异就有大约30处,而新冠病毒正是通过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研究认为,一些变异可能会增强病毒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现有证据显示,在有社区传播记录的国家,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明显更快,感染人数翻倍时间为2至3天。不过,世卫组织专家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11月以来观察到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快速增长,是病毒传染性增强,还是免疫逃逸能力提升造成的,很可能两者兼有。

  现有新冠疫苗还有效吗?感染过新冠病毒其他毒株的人还会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吗?对于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世卫组织2021年12月23日发布报告说,多项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一些接种过新冠疫苗或感染过新冠病毒其他毒株的人,其体内抗体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效果有所降低,多国近期报告新冠二次感染病例增多。但关于新冠疫苗预防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有效性的数据仍然有限,尚未出现已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证据。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此前预测,奥密克戎毒株将在2022年头两个月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区域内的主要流行毒株。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