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陕西疫情最新消息 新增本土病例13例
陕西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昨日陕西有没有新增本土病例? 新增多少例?1月10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医院获悉,该医院将于1月11日8:00起全面恢复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和住院正常诊疗工作。
截至1月10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82例(上海27例,广东18例,福建10例,天津8例,浙江7例,广西5例,四川2例,云南2例,北京1例,江苏1例,河南1例),含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3例,天津2例,广东2例,河南1例);本土病例110例(河南87例,其中许昌市74例、郑州市11例、安阳市2例;陕西13例,均在西安市;天津10例,均在津南区)。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3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70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6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130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1177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64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月1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458例(其中重症病例2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5874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3968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45834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5090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0例,其中境外输入39例,本土11例(均在天津津南区);当日转为确诊病例8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0例(境外输入18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721例(境外输入68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0265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792例(出院12296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9例(出院77例),台湾地区17394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0例)。
陕西省人民医院今起全面恢复正常诊疗工作
1月10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医院获悉,该医院将于1月11日8:00起全面恢复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和住院正常诊疗工作。
为方便患者就医,建立良好就医秩序,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陕西省人民医院针对就医作出以下提示:
一、封控区、管控区和集中隔离点人员,及健康码为黄码人员,需由所在社区(村)或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负责联系定点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为非定点医院),安排专用转运车“点对点”接送,实行闭环管理就医。其他患者可自行前来就医。
二、实行分时段实名制全预约就诊,不现场挂号。预约挂号前请如实填写并提交《陕西省人民医院预检筛查表》。门诊就诊非必要不陪同,在预约时段前30分钟来院就诊,不要过早来医院聚集等候。
三、就诊时从含光路医院东门预检分诊通道进入,经查验“疫情防控行程卡”、西安市“健康码”,测量体温、询问流病史及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全部正常,并出示本次就诊前最近一次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即可进入专科就诊。就诊时全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落实“一人一诊一室”制度。
四、有以下情况者请主动告知预检医务人员,由专人引导去发热门诊就诊。
1.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表现人员;2.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3.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4.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5.聚集性发病(2 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五、发热门诊设在医院东门南侧,设有发热患者专用通道和醒目引导标识,请从发热门诊东门进入。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就诊咨询电话029-85251331转3331、85257911。
六、急危重症患者从医院北门“120”急救专用通道进入。若因病情紧急,暂无门诊患者就诊防疫相关证明,按照边紧急诊疗患者、边完善相关防疫就诊要求的原则,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七、医院已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可关注“陕西省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常见病及慢性病患者适时线上就诊,同时提供药品配送到家服务。
八、“愿检”人群核酸检测,关注“陕西省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并支付成功后,直接前往友谊西路与水文巷交会处西停车场采样。
九、住院患者及陪人须持有24小时内新冠核酸阴性报告方可办理入院手续。住院病区谢绝探视,坚持非必要不陪护原则,确需陪护的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不得随意更换。陪护期间不串门、不聚集,非特殊原因不离开病区。
全市封控区管控区调整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
1月10日,在西安市举行的第5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介绍了目前疫情形势,并就市民关注的何时解除封控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张波表示,此轮疫情防控,在广大市民的配合下,我市按照国家新冠肺炎社区防控区域管控标准,划分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目前,全市通过实施各项严格的管控措施,疫情整体平稳并向好发展,总体呈动态下降态势,风险区域在逐步减少,社区病例趋于动态清零状态,防控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全市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对于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调整,按照“谁划定、谁调整”的原则,坚持梯次推进,由轻及重,由点到面,规范有序调整防控措施。
其中,封控区、管控区的调整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一是近14天该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二是该区域内最后1名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如已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的密切接触者确诊后,该区域有新增的密切接触者,则解封时间以新增的密切接触者转运时间重新计算。三是解封前2天,该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
封控区满足以上3个条件后,由社区(村)向街道办(镇)提出调整申请,街道办(镇)进行初审后向区县、开发区指挥部提交申请,由各区县、开发区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后,各区县、开发区宣布调整管控措施。
管控区满足以上3个条件后,由街道办(镇)向区县、开发区指挥部提出调整申请,由各区县、开发区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后,各区县、开发区宣布调整管控措施。
防范区的调整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区县、开发区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满足这个条件后,由各区县、开发区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
本轮疫情以来,从未出现过病例的区县、开发区,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后,全区域直接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近14天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区县、开发区,解封后按照“人可出户,不出小区”的原则,设置7天过渡期,期满后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作出结果认定报市指挥部备案后,全区域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病例数较多的重点区县、开发区暂不调整。
目前我市部分封控区、管控区会根据疫情防控实际,经综合研判后逐步调整管控等级。封控区、管控区调整后,按照“解封不解防”的原则,坚持管控措施持续从严,毫不松懈地落实防范区的管控要求,实行“个人防护、少出不聚”,严格限制人员聚集,严格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测温、扫码、戴口罩等措施。提倡线上办公,从严控制聚会、聚餐。餐馆、公共食堂不提供堂食,文化娱乐体育场所、培训机构等暂停营业活动,市民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县、开发区。
对尚在封控、管控区的市民,请大家再坚持一下,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各区县、开发区会继续开展生活保障、特殊群体关爱等服务。市民群众如有困难,可随时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或拨打之前公布过的疫情防控热线。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抗击疫情,我市将会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标签:疫情最新消息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